观音莲座蕨(学名:Angiopterisfokiensis Hieron),别名马蹄蕨,株高1~2米,根状茎为肉质肥大直立的莲座状。叶簇生,叶柄粗壮肉质,基部扩大成蚌壳状并相互覆叠成马蹄形,如莲座,故得名。叶柄长50-70厘米,干后褐色,基部有褐色狭披针形鳞片,腹面有浅纵沟,叶片阔卵形,长宽各约80厘米,2回羽状,羽片5-7对,互生,二回小羽片披针形,35-40对,对生或互生,叶脉单一或二叉,无倒行假脉。叶为草质,两面光滑。孢子囊群呈两列生于距叶缘0.5~1毫米的叶脉上,孢子囊群由8-10个孢子囊组成。
观音莲座蕨经常容易和原始莲座蕨属植物相混,其中二回原始莲座蕨是国家二级珍稀保护植物,主要区别为观音莲座蕨根茎为马蹄形,叶片大,二回或一回羽状,二回原始莲座蕨根茎为匍匐状圆柱形,一回或二回羽状,叶片较小,孢子囊众多(40-80-110对),生于叶脉中部,远离叶边,有分枝状夹丝。不过一般人很难分辨。因此不建议在田野采掘,破坏野生资源不说,还可能触犯法律法规
野生植物——福建观音座莲,随后,民警通过网店后台交易,顺藤摸瓜找到了这名嫌疑人。经初查,该嫌疑人是辖区村民颜某成,今年9月份,颜某成在网上看到有商家出售一种名为“福建观音座莲”的植物,颜某成认出,这正是老家山上的马蹄蕨(俗名),由于马蹄蕨生长在山涧水沟旁,不难获取,于是颜某成便复制其他商家的标题,将该植物挂到网上出售。
版权声明
若内容涉嫌侵权,请告知我们删除
评论